2023
04/26
09:17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這邊是桑葚、草莓、番茄,那邊有桃樹、桔子樹、枇杷樹。”4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劉潭新村新莊童樂農趣園看到,劉潭實驗小學的孩子們正在進行農耕體驗課和美術課,學生們三五成群,有的用紙和筆記錄著植物的生長情況,有的拿著刷子在給園內的舊輪胎涂色。
新莊童樂農趣園的所在地原本是劉潭新村社區和莊前社區的夾花地帶,因多年無人管理導致枯枝亂藤和廢棄物滿地,再加上一些居民在這里見縫插針地種菜和亂搭建,導致周邊環境愈發惡劣,小區居民苦不堪言,投訴頻頻。去年,這一區域的改造被納入“微幸福”項目中,由兩個社區共同規劃設計進行改造。劉潭新村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居委主任周宣苗告訴記者,起初方案是在這里建一處社區小游園,但后來在規劃部門了解到,這一區域的土地性質是農業用地,“當時我們就商量,干脆改造成一個農趣園,一方面滿足部分居民做城市農夫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社區內的孩子增加一個社會實踐場所。”周宣苗告訴記者,這個想法得到了社區居民、轄區內劉潭實驗小學以及社區黨建共建單位的支持。
于是,經過整修,一個干凈整潔、管理規范的農趣園出現在小區里:園內劃分出了十幾片“一米菜園”以及果樹區,種植了20多種蔬菜、水果,每一種植物都有專屬的信息標識牌。進出的道路重新硬化,修建了一條步道,重新鋪排了澆灌用水,新安裝的門頭也是趣味十足,一側的墻面布置了各類農耕知識。還見縫插綠,打造家門口的“微景觀”,不但美化了社區環境,更讓居民多了一處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好看多了,沒事來這里轉一轉,心情更愉悅。”附近居民告訴記者。
“我們學校的孩子們每周都會來這里,輪流參加農耕體驗課,認識農作物、農具,也加入耕種中。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校門口的小課堂。”劉潭實驗小學校長吳仲燁告訴記者,農趣園距離學校僅3分鐘路程,孩子們在這里不僅能了解農耕知識,還能參與社區工作,十分有意義。上周農趣園的蔬菜第一次收獲,孩子們就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采摘了雞毛菜、香菜,分揀包裝好后送到了社區內的孤寡老人和百歲老人家中。“這個自然課很有意思,認識了很多我不認識的蔬菜,期待下回還能來采摘桃子。”六年級的汪士杰同學告訴記者。
據了解,后期這個園子將由社區的黨員志愿者進行日常維護,社區的黨建共建單位也認領了“一米菜園”,出資用于采購種子、采買農具等。還將逐漸完善科普長廊,為學生開辟繪畫展示區,學生的立體有聲農作物信息卡也會逐步陳列到農趣園中。
?。n玲 文/欽嫣 攝)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