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1/09
08:47
來源
無錫觀察 無錫日報 江南晚報 無錫新傳媒
分享
開欄的話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對于致力打好太湖灣科創帶、太湖人才計劃等科教“太湖牌”的無錫來說,如何打通教育與科研、產業化間的“十八灣”,形成攜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協同創新共同體?
無錫日報微信公號今起推出“緊握奮斗之筆 繪就精彩畫卷——打好科教太湖牌”欄目,通過聚焦這座城市在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等方面的實踐和探索,為現代化建設蓄勢賦能、加持給力。
敬請關注!
科技招商,成為今秋新亮色。季節轉換之交,我市幾大板塊接連啟動招商月活動,發起招商“秋冬攻勢”,以“拼搶實”的姿態沖刺四季度。而在這輪招商中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科創意味:
不僅有多個高科技含量的項目,有的板塊把與“大院大所”的對接、與高端人才合作的項目,設置為金秋招商的“重頭戲”之一。
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項目,后天的未來。
從這輪對科技招商的重視來看,這不僅是對資本、項目的一輪招引,更是對高端創新要素的一份渴求。通過創新鏈布局,賦能產業鏈發展,實現發展要素的快速集聚——新一輪科技招商熱潮的涌動,將成為無錫實現創新型產業集群提質增效目標的“新賽道”,助力打好科教太湖牌。
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科技招商并進!
當前無錫瞄準大院大所、創新人才,更加強調科技含量。其重點也不僅僅在于招商行為本身,而是一個城市產業集群培育、科創競爭力提升的綜合性過程。
11月1日舉行的2022無錫錫山大院大所創新發展大會上,22個校(院、所、院士)企產學研項目、12個特色園區和校(院、所)合作項目集中簽約,這既是錫山與國內外大院大所進一步深化合作的最新成果,也是提升創新發展能力、轉化科技創新成果的關鍵抓手。不少科創人才項目循著科創氣息紛至沓來。
“依托自主研發的單克隆抗體研發平臺MABT技術,新項目將開發靶向腫瘤治療的抗體藥物以及部分高質量的科研抗體。”11月3日開幕的2022江陰經貿合作洽談會上,無錫匯凌生物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輝帶來的生物醫藥產業項目將落地江陰高新區,他說,這里地處長三角樞紐地帶,對于企業后期的產品推廣以及高層次人才的聚集都將十分有利,匯凌生物計劃在5年內完成臨床實驗開展以及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的目標,最終實現科創板上市。
“科技招商動向變化的背后是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與核心競爭力培育的根本需要。”市科技局相關人士表示,無錫當前正在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把創新鏈上的創新資源不斷植入到產業當中,尋求更多的產業合作機會。
而科技招商,在當前被賦予了更多蓄積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意義,正從曾經的項目、資金招商,疊加更多引平臺、引人才的“引智”要素,強化對包括人才、信息、項目、資金、創新條件、政策、服務等創新要素和資源的吸引,將為區域發展儲備戰略性創新資源。
此輪招商活動期間,一批重大項目的紛至沓來,也是無錫加速聚集各類高端創新資源,打造科技招商“向心力”的一個生動縮影。
要在科技招商的新賽道上行穩致遠,一個鮮明的指向是,應形成更加科學、長遠的科技招商體系,從載體建設、配套服務、政策制定等多個環節,打造一個良性的科技招商生態網絡。
科技創新必須有孵化器的支持。要補上本地高端科創資源不足的短板,那些設在高端資源集聚區的離岸孵化器發揮了深度發掘及重點培養優質項目、高端人才的重要作用。
11月5日,位于上海西虹橋商務區的無錫濱發大廈正式啟用。作為無錫市濱湖區的離岸科創中心、雙城產業協同中心、推介中心,無錫濱發大廈是濱湖區在上海的首個獨棟科創載體,也是城市對外招商的“會客廳”。其正式啟用后,將成為濱湖擁抱長三角創新資源的“臂膀”,構筑起加強產業合作、集聚創新要素、吸引優秀人才的“橋頭堡”。
既要在外設立項目、人才“捕捉器”,又要在本區域提供項目、人才落地的高能級創新空間,打造科創“蓄水池”。
無錫提出,到2025年新增科創載體面積將達到800萬平方米。無錫市科技局相關人士表示,把握“一帶多城”建設契機,未來將做好科技新城重大科創項目建設調度,加快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科技創業孵化載體建設,打造“科創+產業”創新共同體。
當下,區域科技創新競爭日益激烈,要想下好科技招商“先手棋”,加強科技招商品牌化建設,是贏得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無錫接連舉辦的太湖灣生命健康未來大會、太湖杯國際精英創新創業大賽、雪浪大會等,以及今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科技合作洽談會,無錫以有影響力的品牌活動、賽事搭臺,瞄準重大產業方向精準發力,加速引進了一批帶動能力強、示范效應好的創新創業領軍團隊和人才項目落戶。
如果說傳統招商主要是利用一定的土地資源、優惠的政策等吸引投資者,那么,如今的無錫更需在項目選擇、產業定位、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等方面具備戰略性和前瞻性目光。
專業知識是地方政府科技招商需要的一個必備硬杠杠,通過探索在完善產業鏈提高價值鏈上引資源,促進形成產業集群。
今年上半年在無錫完成注冊的深圳市大族機器人有限公司,把總部基地放到無錫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招商職能部門的敏銳性以及專業能力。
“在無錫赴大灣區的招商活動前,無錫高新區了解到我們企業有一個半導體封裝機器人項目有擴張計劃,他們很快察覺到這個領域未來的發展潛力,也了解到我們需要一個載體來落實研發基地。無錫高新區相關職能部門馬上和我們進行了幾輪對接,最終讓這個項目落地。”公司戰略投資事業部總經理王獻禮表示,“政府產業定位明晰,而且能前瞻評估項目的產業前景和成長性,雙方更像千里馬和伯樂的關系。”
事實上,長三角、珠三角、西部地區都擁有相對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項目最終選擇無錫,與其說是一種機緣巧合,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科技招商專業能力的一場比拼。據他預測,這一項目投產后,“三年產值可達到4億元,5年內將爭取上市。”
來源:無錫日報
記者:朱潔
圖片:陸建華、宗曉東、錫山發布、江陰發布、無錫日報、攝圖網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